最近发现两个有意思的现象。
一个是从25年开始,AI智能体又把AI整体带火了一把,很多AI大公司或者创业公司接连发布了很多的产品以及技术报告,一般来说,只需要搜「产品名字 + technical report」,就能够找到一份PDF文档,比如就用DeepSeek V3模型来举例,这么大的模型需要很多人,所以这类论文一般会在附录里加一个部分,就是专门放作者名字的,100-200人是正常的。
这些人有两个共同点: 1 年轻,大多是硕士或者博士没几年 2 …。
前两年有个电影叫……皮囊之下 话说评分还是很高的,这里面...
去年就尝试过zed,不过当时bug有点多,AI助手体验也一般...
我老婆高中时也是班花,但是没人惦记,具体说是没人敢惦记,原因...
前段时间回国参加了一些活动,还跟一些国内做AI的朋友深入的聊...
普通人用pg会碰到稀奇古怪的障碍,一气之下就退回mysql了...
在北京,你的孩子只需要进入前5.63%,即可进入985大学。...